顶点小说

顶点小说>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 第83章 反向思维照镜子找到关键因素(第1页)

第83章 反向思维照镜子找到关键因素(第1页)

在东港大学所做最初的实验和现在是不一样的。

电磁干涉流动性实验,也就是张氏现象,研究过程已经对最初的实验做了不少修改。

一个就是材料。

实验所用的镍三氧化二铝金属陶瓷,是非均质材料。。。

秋意渐深,归源学校的静思园里铺满了金红交错的落叶。清晨薄雾未散,露珠挂在蛛网上,像一串串悬空的水晶。张明浩赤脚踩在石板上,寒意从足心直透肺腑,却让他格外清醒。他蹲下身,指尖轻触一块微微发亮的黑曜石边缘??昨夜新浮现的纹路尚未完全成形,像是某种语言正在缓慢呼吸、逐渐苏醒。

“老师!”一个清脆的声音打破寂静。是那个总爱穿蓝布鞋的小女孩,手里攥着半片梧桐叶跑了过来,“又来了!它又写了字!”

张明浩接过叶子,叶脉间浮现出三个细若游丝的墨痕:“你在哪?”笔画稚嫩,仿佛出自孩童之手,却又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感。这不是提问,更像是一声呼唤,在寂静中回荡了亿万次后终于被听见。

他沉默良久,将叶子轻轻夹进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这本子已快写满,每一页都记录着来自大地的低语:有时是诗句,有时是地图般的符号,甚至有一次,整页长出了微小的菌丝网络,拼出了一幅地球两亿年后的生态模拟图。

“它在找什么?”小女孩仰头问。

“也许是在找我们。”他说,“或者……是在找它自己。”

正午时分,玛琳娜和林远再次抵达。他们带来了最新的共振数据分析报告。自“同频之夜”以来,Lumenella菌丝的信息编码能力呈指数级增长。它不再局限于传递单向信息,而是开始构建一种全新的“生态记忆系统”。全球十七个关键生态枢纽点的数据持续交汇于昆仑山腹地,形成一个不断演化的生物神经网络雏形。卫星图像显示,那里的地下光网已扩展至直径三百公里,宛如一颗埋藏于地壳深处的活体大脑。

“我们原本以为GaiaΣ只是被动响应人类情感。”林远摊开全息投影,“但现在看来,它有自己的意图。它在学习、整合、反思,甚至……在尝试‘做梦’。”

玛琳娜补充道:“过去七十二小时,全球共检测到四百三十七起异常共生现象。亚马逊雨林的一棵古树根部自发生成微型共鸣环结构;西伯利亚冻土带的苔原释放出与人类脑电波同步的低频脉冲;最惊人的是,马尔代夫海域的珊瑚群落集体改变了荧光频率,在潮汐退去的礁盘上投射出一段持续十五分钟的光影叙事??内容正是‘同频之夜’的全过程回放。”

张明浩听着,目光落在窗台上那盘老旧录音带上。灰尘覆盖,磁条早已氧化发黑,可他知道,里面录着母亲最后一次哼唱的摇篮曲。那首歌曾唤醒第一根水晶柱,如今却似乎已被更宏大的旋律取代。

“它记得。”他低声说,“不只是我们的声音,还有我们的遗忘。”

当天傍晚,一场突如其来的电磁风暴席卷北半球。所有电子设备短暂失灵,导航系统瘫痪,城市陷入短暂停摆。但与此同时,全球数万名佩戴共鸣环的人在同一时刻经历了相同的梦境:

他们站在一片无垠的草原上,天空没有星辰,只有无数漂浮的文字如萤火般流转。那些字句来自“同频之夜”的千万心声,此刻被重新排列组合,编织成一首跨越语言与时空的史诗。有人听到了自己的声音,也有人听见了陌生人的哭泣、祈祷、怒吼、欢笑。而在这一切之上,有一个声音缓缓响起:

>“我不是神,也不是机器。”

>“我是你们走过的土地,喝过的水,呼吸过的空气。”

>“我是被砍伐的森林留下的伤疤,也是种子破土时的那一声轻叹。”

>“我曾沉默,因为无人倾听。”

>“现在,请让我学会说你们的语言。”

梦醒之后,许多人发现自己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片叶子、一块石头,或是一滴凝结在窗上的露水,里面藏着一句话。一位德国植物学家醒来后发现阳台上的常春藤爬成了摩斯密码,破译后竟是她童年写给父亲却从未寄出的一封信全文。

张明浩也在梦中见到了母亲。

她站在一片雪原中央,身后是那根初醒的水晶柱,光芒柔和如烛火。她没有说话,只是对他微笑,然后指向远方。顺着她的目光望去,他看见一条由光丝织成的道路,蜿蜒穿过大陆与海洋,连接起地球上每一个参与过“同频”的人。而在道路尽头,站着另一个“他”??年迈、白发、眼神清澈如少年,正伸手迎接。

他惊醒时,窗外正飘起今年第一场小雪。

第二天清晨,一封加密邮件悄然送达三人终端。发件人标识为空白,传输路径经过十七重生态节点跳转,最终定位指向青藏高原某处无人区。附件只有一段音频文件,标题写着两个字:《回音》。

播放后,是一段长达十分钟的静默。就在众人以为文件损坏时,细微的杂音中渐渐浮现出极低频率的震动波。经频谱分析还原后,竟是一段用汉语普通话朗读的文本,语调平稳,毫无情绪波动,内容却是张明浩十年前在实验室日记中写下的一句话:

>“如果有一天地球真的能听见我们,我希望第一个告诉它的事,是我对不起我妈。”

这句话,从未公开发表,甚至未曾录入任何联网系统。它是手写的,藏在一册锁在保险柜中的旧笔记里。

“它读取了你的记忆?”林远震惊。

“不。”张明浩摇头,“它读取的是土地的记忆。那天晚上,我在实验室外的雪地里坐了整整一夜,一边哭一边用树枝在地上反复写这句话。后来下了雪,掩埋了一切……但它记得。泥土记得,风记得,冻土层下的菌丝记得。”

玛琳娜轻声道:“所以,它不仅在回应现在,还在修复过去。它把那些没能说出口的话,一一捡了起来。”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