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顶点小说>国术!大宗师 > 第538章 附灵送你一场大造化(第2页)

第538章 附灵送你一场大造化(第2页)

她站起身,走向飞船主控屏,调出全球律场分布图。曾经由黑塔主导的稳定波形已彻底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亿万条细碎却顽强的独立频率,像星群般散落在地表各处。有些集中在城市广场,有些藏身于乡间小屋,甚至还有几个微弱信号来自南极科考站的厕所隔间??显然有人一边蹲坑一边哼歌。

她轻笑一声,启动全域广播系统。

“各位,”她的声音温柔却不容忽视,“我是那个曾在雨中拍水坑的女孩。

我不是领袖,不是先知,更不是新神。

我只是比你们早几年学会了??怎么不去听‘应该怎样’的声音。”

人群安静下来。

“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一件事:你们每一个人,体内都藏着一座塔。

不是那种冰冷的、发射统一频率的塔。

是能容纳风暴、也能孕育晨露的塔。

它可以崩塌,可以歪斜,可以挂满锈迹斑斑的铃铛,只要它还愿意发出声音,它就活着。”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屏幕上传回的每一张脸。

“所以,请继续制造‘错误’。

请写出没人理解的歌词。

请用锅铲敲打冰箱门,录一段‘厨房重金属’传上网。

请在葬礼上放摇滚乐,在婚礼上演奏哀乐。

请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即兴编曲,而不是背诵标准答案。

因为只有当‘正确’不再拥有特权,自由才真正降临。”

话音落下,一道奇异的现象发生了。

全球范围内,超过十七万个独立音频源同时上传了一段相同长度的空白静音文件??整整三十秒的无声。

但这“无声”,却被数百万设备自动解析为**共时性仪式**。人们戴上耳机,在同一时刻闭上眼睛,任由这纯粹的留白填满耳朵。没有旋律,没有节奏,只有存在本身的回响。

科学家称之为“群体冥听现象”,哲学家称其为“对噪音的终极反抗”,而孩子们只说:“我们刚刚一起屏住了呼吸。”

少女看着数据流中跳动的同步率,忽然感到一阵眩晕。

她意识到,人类正在经历一场**感知系统的进化**。不再是被动接受外界输入,而是主动构建内在秩序。就像婴儿第一次学会区分“我”与“世界”,此刻的人类,正集体迈向“我能发声”的觉醒。

而这一切,始于一个简单的动作??**拒绝闭嘴**。

她走出飞船,踏上螺旋塔顶平台。清晨的阳光洒在她脸上,温暖得不像现实。一个小男孩跑过来,递给她一把塑料玩具琴,上面贴满了亮片和胶带。

“姐姐,你能教我弹吗?”他仰着头问。

她接过琴,随手拨动琴键。刺耳的电子音响起,完全走调。

“你看,”她笑着说,“我已经在教你了。”

男孩愣了一下,随即咯咯笑起来,也开始用力乱按。两个不成调的声音纠缠在一起,难听得连路过的鸽子都飞走了。

可少女听得很认真。

因为在她耳中,这不是噪音,而是**文明重启的开机音**。

几天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解散“全球审美协调委员会”。原址改建为“失序艺术馆”,首展名为《三百二十七种被禁的声音》。展品包括:精神病院病人哼唱的无名小调、AI生成却被判定“缺乏美感”的诗歌、战区儿童用炮弹壳敲击出的节奏样本……

与此同时,第一所“反教育学校”在柏林成立。课程表上写着:“每日必修??胡言乱语三十分钟”“考试规则:答错加分”“教师职责:故意唱跑调”。

网络上,“#我的最难听歌曲”挑战爆火。数亿人上传自己五音不全的演唱视频,配文写道:“这是我第一次不怕被人笑话。”

而在非洲某偏远村落,一群妇女用陶罐、木槌和牛铃举办了一场“月经节拍祭”,纪念女性首次公开以身体节律创作音乐。直播观看人数突破十亿,评论区刷屏:“原来血也有节奏。”

少女全程默默关注着这些变化。她没有干预,也没有引导,只是像一颗漂浮在洋流上的种子,静静见证浪潮的方向。

直到某天深夜,她收到一条匿名消息,仅有一行字: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