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知微从废墟中爬出,浑身是伤,怀里紧紧抱着那台相机。天边泛起鱼肚白,朝阳即将升起。他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条匿名短信:
>“钥匙已交还。”
>“门,由你开启。”
他抬起头,看见远处书店二楼的窗户亮起了灯。窗帘微动,似有人影执笔作画。他不知道那是幻觉,还是真实。
但他知道,从此以后,再没有人需要被迫遗忘。
数月后,“显影堂”正式对外开放。人们带着遗物前来,不只是为了找回记忆,更是为了留下新的故事。林晓组建了一支志愿团队,专门整理那些无法匹配的记忆碎片,称之为“迷途档案”。
而知微依旧每日擦拭相机,偶尔拍摄一张照片。奇怪的是,某些冲洗出来的影像中,会出现不属于现实的人物??一个穿红裙的小女孩站在樱花树下微笑,或是一个黑衣少女静静伫立在数据洪流之中。
有人问他:“你不害怕这些‘幽灵’吗?”
他摇头:“她们不是幽灵。她们是未完成的对话,是迟到的拥抱,是我亏欠这个世界的债。”
某个雨夜,一位老太太带来一本烧焦一角的日记本。她说这是她孙女留下的,孩子五岁时失踪,警方认定已遇害,可她始终不信。
知微接过本子,翻开第一页,忽然指尖一颤。
上面画着一棵樱花树,旁边写着歪歪扭扭的字:
**爸爸妈妈和我**
字体,与小苏当年一模一样。
他深吸一口气,将本子放入显影机。十几分钟后,胶片缓缓吐出。他屏住呼吸取出照片??画面中,一个小女孩站在福利院门口,正朝镜头挥手。而在她身后,站着另一个身影,身穿黑色制服裙,微笑着轻抚她的头发。
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小字:
>“我们都等你很久了。”
>“这一次,请带她回家。”
知微久久伫立,雨水顺着屋檐滴落,打湿了他的肩膀。他终于明白,记忆从来不是终点,而是桥梁。每一帧影像,每一次回响,都是生者与逝者之间不肯断绝的牵连。
风起时,铜铃又响。
这一次,他听见了笑声。
清脆,明朗,像春天的第一声鸟鸣。
他知道,那不是幻听。
那是她们,在用另一种方式活着。
多年以后,当新一代的孩子们走进“显影堂”,老师会指着墙上那幅永不褪色的全家福讲述一个故事:
关于一个男人如何穿越时间与谎言,只为换回一句“爸爸救我”;
关于一群看不见的灵魂如何守护城市的梦境;
关于记忆,如何比死亡更长久。
而每当月圆之夜,总有人说,看见二楼窗口闪过柔光,似有少女执笔,将万千思念绘成星河。
知微坐在老位置,望着窗外灯火阑珊。
他轻声说:
“我在听。”
“我一直都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