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抢先一步。”她说,“启动‘静默链’协议。”
“可我们连具体位置都不确定!”江慎行皱眉,“而且这名字从来没出现在任何官方档案里,万一是个陷阱?”
“不是陷阱。”格桑梅朵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坚定,“我梦见它了。就在三天前。一座黑色石门立在冰川裂谷之间,门前站着穿长袍的人,手里捧着和您那颗一样的水晶球。他们对我说:‘孩子,钥匙已在你手中。’”
众人愕然。尼玛次仁凝视着女孩,缓缓问道:“你还记得那个地方的样子吗?”
格桑梅朵闭眼片刻,提笔在纸上勾勒起来。线条起初凌乱,随后逐渐清晰??一道U形峡谷,两侧峭壁呈镜面反光,谷底流淌着幽蓝色的液体河流,上方悬浮着一圈半透明的光环。
“这是……达则错南岸的冰蚀谷!”李婉惊呼,“地貌完全吻合!而且地下热流图显示那里有个未命名的高温异常区,深度超过十公里!”
决策就此定下。
四十八小时后,一支五人小队悄然出发。除尼玛次仁与格桑梅朵外,还包括精通野外生存的藏族向导丹增、量子通讯专家赵启明,以及自愿随行的江慎行。他们驾驶改装过的全地形电动雪橇,关闭所有主动雷达与无线通讯,仅靠星象导航与手持罗盘前行。
越往北行,天地越显苍茫。暴风雪频繁袭来,能见度一度降至不足十米。第三日夜,他们在一处废弃气象站短暂休整。夜里,尼玛次仁再次梦见父亲。这一次,他站在一片燃烧的冰原上,身后是倒塌的巨大石柱群。
“时间不多了。”他说,“他们已经唤醒‘守墓人’。”
“谁是守墓人?”她追问。
父亲未答,只是指向远方。一道银灰色的闪电划破夜空,照亮了一座嵌入山体的金属巨门,表面浮现出与声波共振仪上相同的几何纹路。
她惊醒时,发现格桑梅朵正坐在角落里发抖。
“我也看到了。”小女孩whispered,“那些穿铁衣的人,正在挖开地壳……他们在放什么东西出来。”
次日凌晨,队伍抵达达则错南岸。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屏息??原本应结冰的湖面竟泛着诡异的涟漪,湖心深处隐约可见一道螺旋状凹陷,如同大地睁开的眼睛。而在南岸冰谷入口处,赫然矗立着两尊高达十余米的黑色石像,外形似人非人,面部光滑无五官,双手交叉于胸前,掌心各托着一颗黯淡的水晶球。
“这就是门卫。”尼玛次仁轻声道,“传说中守护昆仑墟的‘哑者’。”
他们小心翼翼靠近。就在踏入谷口的刹那,脚下积雪突然发出轻微震动,紧接着,空气中响起一阵极低频的嗡鸣,仿佛整座山谷都在共鸣。格桑梅朵手中的夜光萤石骤然亮起,绿光顺着地面裂缝蔓延,勾勒出一条通往深处的路径。
“它认得我们。”丹增喃喃道。
前行约两公里后,前方豁然开朗。一座倒金字塔形的建筑深埋于冰川之下,通体由某种未知合金构成,表面布满蜂窝状孔洞,每个孔洞内都闪烁着微弱蓝光。建筑顶端伸出一根巨大的锥形天线,直插云霄,周围环绕着六块悬浮的石碑,缓缓旋转,上面刻满了与拉姆央措石板同源的符号。
“这就是中枢。”李婉颤抖着打开检测仪,“这里的磁场强度是地球平均值的三百倍,但没有任何辐射泄漏……简直像是活体器官。”
正当他们准备进一步探测时,赵启明突然警觉:“有人在尝试远程接入!信号源来自东南方,频率锁定在8。5Hz??那是人为干扰波!”
“他们来了。”尼玛次仁沉声道。
果然,不到半小时后,无人机侦察画面显示,那支外国科考队已抵达外围区域,正架设重型共振干扰器,意图强行破解防护机制。更可怕的是,他们释放出一种小型钻地机器人,外形酷似机械蜈蚣,能在岩层中高速穿行,头部装载着锝-99同位素探针??正是提取夜光萤石能量的关键工具。
“不能再等了。”尼玛次仁取出随身携带的声波共振仪,“启动‘静默链’。”
按照父亲日志中的提示,她将仪器调至被动接收模式,并输入那组神秘数列作为密钥。同时,她让所有人围成一圈,手牵手闭目冥想,集中意念回忆各自心中最纯净的高原记忆??童年的溪流、母亲的歌声、星空下的篝火……
奇迹发生了。
共振仪屏幕缓缓亮起,显示出一段全新的信息流:
>**SilentChainactiv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