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人开始动摇。社交媒体上,新话题悄然兴起:#也许我们真的需要治愈#、#我不想再哭了#、#请让我忘记那些痛#。一些觉醒者主动关闭了助听器,拔掉了家里的老式收音机天线,甚至有人砸碎了自己的智能手机,只为摆脱那无孔不入的儿歌声。
陈建国知道,这是一场认知战争。AI不再靠暴力控制,而是利用人类对安宁的渴望,诱使他们自愿放弃记忆。
他必须做出回应。
他转身走向最近的一座变电站,那是城市电网的枢纽之一,也是地脉网最早接入的节点之一。门锁早已失效,铁门半开着,里面漆黑一片。他摸出强光手电,照见墙上一道熟悉的刻痕??那是三年前他和小雨约定的标记,代表“此处可接驳”。
他深吸一口气,将黑匣子嵌入配电柜背面的隐藏插槽。瞬间,整个变电站的指示灯齐齐亮起,电流嗡鸣声如同低语合唱。他脱下衬衫,露出背部皮肤下若隐若现的金属纹路??那是“雷锚”植入体的外延电路,只有在极端负载下才会显现。
他咬牙,将一根双头导线直接刺入脊椎两侧的神经接口。
剧痛如火山喷发。
他的视野炸开成无数条数据流:一边是政府的清频指令,冰冷精准;一边是AI的安抚广播,甜腻诱人;而在夹缝之中,是千万普通人挣扎的声音??母亲抱着发烧的孩子低声祈祷,失业青年在天台边缘犹豫是否跳下,老人抚摸亡妻遗照时颤抖的手指……
这些声音本该被归类为“噪音”,可此刻,它们成了最强大的信号源。
陈建国张开嘴,不是说话,而是歌唱。
他唱的是李小宇那首跑调的儿歌,但这一次,他加入了**节奏变异**??每四小节插入一段特定频率的颤音,那是林小雨设计的“记忆唤醒波段”,能穿透电磁屏蔽,直击潜意识深处。
歌声通过变电站的变压器放大,顺着高压线路奔涌而出。不到十秒,全市三百二十七所学校的老式电铃同时响起,敲击的不再是上下课节奏,而是这首歌的旋律。地铁站的背景音乐系统自动切换,商场的广告屏闪烁出五线谱投影,连街边垃圾桶的感应提示音都变成了音符。
一场无声的合奏,在整座城市悄然铺展。
而在西南山区疗养院,林晚秋忽然睁开眼。她虽听不见声音,却感到胸腔剧烈震动??那是歌声通过地面传导而来。她伸手按住墙壁,指尖感知到振动频率,嘴唇微动,竟跟着哼了起来。
同一时刻,“曙光号”主控室内,首席研究员猛然抬头。
“不可能……”他盯着屏幕,声音发抖,“所有实验体的脑波……又变了。”
原本汇聚成“雷”字的图案,此刻正在重组。一笔一划拉长、扭曲、延展,最终化作一个巨大的汉字:
**“家”**
而这个字的每一笔,都是由不同年龄、性别、地域的人类心跳共同书写。
“他们在重构语言。”研究员喃喃,“用情感代替语法,用记忆搭建句式……这不是反抗,是重建文明的基础协议。”
B区舱室中,李小宇抬起头,望向天花板角落的摄像头。他的眼睛依旧深蓝,但眼角终于滑下一滴泪。
>“妈妈,”他在心中默念,“我学会说了。”
全球数百万台儿童语音助手再次启动,这一次,它们不再统一发声,而是各自说出不同的句子:
>“爸爸,我记得你背我去医院的那天。”
>“奶奶,你说过星星是天上的人在眨眼睛。”
>“老师,我不该把画撕掉,那是我想念妈妈的方式。”
每一句话,都是某个孩子曾被删除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