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迈时运,穆穆良朝。①
商隐之和晏熙一行四人是最后离开云娘店的。
最先离开的是张大虎。他的离开就像他的到来一般突如其来却又悄无声息。他家就住在云岫山脚下,积雪甫一消融,他便向云娘辞行。他走的时候夜色还未散去,等到其他人发现时,他早已不见了踪迹。
杨远和李素织差不多是同时离开的。杨家人和薛家人来接人的时候,还打了个照面。先前杨远和李素织之间的事他们多多少少了解一点,为此见面时两拨人面色不虞,倒是杨远和李素织二人大大方方道了别,皆祝对方得偿所愿。
商隐之通知了虞州长史,由他负责先将李绍成与王嗣看押,商隐之回到长安后会将情况上报,待圣上发落。
等到长史派人来将李绍成和王嗣押走,他们一行人才准备动身离开。之前李绍成送给晏熙的那箱金子以及其他所有的宝贝物件都被统一上交,除了李素织自己织的那顶帽子,被晏熙还了回去。晏熙恋恋不舍地盯着收押的物证箱,被商隐之挡住了视线。
商隐之把自己携带的所有银钱都装进钱袋交给了晏熙,“小财迷,别看了,你这眼神也太含情脉脉了吧。”
晏熙收回视线打开钱袋看了看,兴致缺缺地又扔了回去,“那可是金子啊,一整箱的金子啊。”
商隐之跟晏熙保证,“你放心,我会向圣上奏请,专门批一笔钱款用来确保那些流浪的孩子们可以顺利过冬,好不好。”
临行前,云娘店里众人前来相送。苏云碧和契苾月拉着晏熙的手不停地叮嘱着些什么;丁文元和师玄温打包了许多零嘴塞给喜松和福砚,让他们路上千万别饿着;齐怀章和商隐之约好将来一起去长安喝酒;阿信、顺平还有杜仲则站在后面遥遥招手。
在回到长安之前,商隐之和晏熙决定先去一趟洛阳。
他们要先去调查一下苏云碧和契苾月的当年之事,争取早日还她们自由与安稳。
喜松和福砚在前面摇头晃脑地走着,喜松兴高采烈地告诉福砚,他家公子已经给家里写了信,老爷、夫人还有大公子都知道了晏小姐和福砚要去长安的事情。
喜松的表情眉飞色舞的,“福砚,你和晏小姐要去长安,我真的好开心啊。今年的大年三十,你们可一定要跟我们大家一起寻宝,我和你讲,老爷和夫人每年都会准备很多新奇的宝贝,而且王府可大了,翻天覆地地找起小东西来可有意思了。我跟你保证,如果我先找到了你喜欢的东西,我一定给你留着。”
福砚从来没有和一大群同龄的朋友们一起自在地玩耍过,“好呀,那到时候熙姐姐给我的压岁钱,我分你一半。”
喜松挠了挠头,“那倒不用,不过啊,我知道长安有一家特别好吃的胡饼店,每天等候的队伍都拍的可长可长了,以前每次我都是一个人排队,等你到了长安,你陪我去一起好不好。”
商隐之和晏熙在后面不紧不慢地跟着,马蹄“哒哒”的跑着,商隐之忽然开口,“晏小姐,我上一次去洛阳已经是三、四年前的事情了,等我们到了地方,你可一定要好好带着我逛逛啊。”
晏熙的动作顿了顿,“为什么要我来带着你好好逛逛啊?”
商隐之悠悠地看着晏熙,“晏小姐对洛阳,应该挺熟悉的吧。”
晏熙握住缰绳,“你什么意思?”
“喜松,福砚,接着。”商隐之将自己的马交给喜松和福砚,然后飞身上了晏熙的马,从背后握住她捏着缰绳的手,将她紧紧包围。
晏熙侧目,“你这是要干嘛?”商隐之将下巴垫在晏熙的肩膀上耳语道,“怕你跑了。”
商隐之接管了晏熙的马,“晏小姐,我有一事不明,不知你能否帮我解答一下。设计抓捕李绍成那日你说你是与人飞鸽传书知道了他便是十五年前洛阳的另一位校书郎,还得知了他通过上贡盛夫人织的浮光锦才获得了升迁,因此推断出十五年前校书郎的案子和明武明礼的案子都是他做的。”
“这几日我在写案件报告的时候仔细琢磨了一下,你的这番说辞,放在一位真正的黜陟使身上倒是合理,只是,你黜陟使的身份是假冒的,那么跟你飞鸽传书,帮你调查这些事情的那个人到底是谁?”
晏熙面不改色,从容应答,“我行走江湖认识的朋友,不可以吗?”
商隐之作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点了点头,“这样啊,你的那位‘江湖朋友’居然连李绍成十五年前偷偷行贿的事情都可以查到,甚至还查到了李绍成当年行贿时所用的具体物件这么私密的事情,如此人才,不如你引荐引荐,我推举他入朝为官。”
晏熙毫不犹豫地拒绝,“不必了,他不喜欢功名。”
商隐之像是早就知道了这个答案,了然一笑,“不想当官无妨,只是他这么帮你,我总得当面谢谢人家吧。”
晏熙继续拒绝,“不用了,他不喜欢你。”
商隐之挑了挑眉,“他是男的还是女的,高的还是矮的,胖的还是瘦的?”
晏熙随口回答了一句“嗯”。
商隐之被这个答案弄得愣了愣,“不知晏小姐的这个‘嗯’,是什么意思?还有,你的这位朋友,都没有见过我,更遑论知道我是谁,怎么就不喜欢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