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其与沃斯那份精心编排的公开日历进行叠加比对。
数据流在屏幕上滚动,时间轴与城市地图交错。
严序的眼瞳中倒映着飞速闪过的信息洪流,他的大脑如同最高效的并行处理器,过滤着无用的噪声,寻找着那细微的、规律性的异常。
讲座、大学办公室、高端餐厅、住宅区……
大部分定位点都与公开行程匹配。
然后,异常出现了。
每周三。
就像时钟般精准,几乎每个周三下午,沃斯的手机信号都会出现一段规律性的“静默”或“低活性移动”期,持续时间约2。5至3。5小时。
信号最后出现的位置通常在城东的交通枢纽附近,然后消失,几小时后又几乎在原地重新出现。
公开日历上,这几个小时通常标注着“私人时间”、“学术研究”、“无安排”。
严序的目光锁定在这每周三下午的“盲点”。
太规律了。
规律得近乎刻意。
像一个精心设置的、重复出现的程序漏洞。
交通枢纽?
那里人流复杂,监控密集,看似高风险,却也意味着极高的匿名性和四通八达的转移路线。
是一个完美的“跳板”区域。
他需要确认。
调动实时交通摄像头记录是最后手段,风险极高,极易留下追踪痕迹。
但规律的盲点已经指出了一条清晰的路径。
一个计划在他脑中迅速成型。
不需要直接触碰最危险的核心,只需要一个简单的、侧面的验证。
他再次调出城市地图,将缩放等级锁定在城东交通枢纽周边三公里范围。
目光掠过那些密集的街道、老旧小区、废弃工厂、物流仓库……
他在脑海中快速构建着沃斯可能的行为模式。
需要隐蔽,需要空间,需要相对不便的访问以降低关注度,但又不能完全与世隔绝。
他的手指在触摸板上移动,圈定了几个可能性较高的区域。
下一步,他需要一份那个区域近期、特别是周三下午的异常噪音投诉记录、异常能源消耗报告(非官方渠道)、甚至是外卖快递的异常配送地址。
这个影梭或许能从平台数据库的角落挖出这些碎片。
他不需要直接看到沃斯,只需要证明那个区域,在每周三下午的特定时间段,存在着一个“不合常理”的耗能点,或一个接收着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的物资地点。
比如特殊化学试剂、高端画材、精密仪器。
猎手已经嗅到了空气中那一丝极其微弱的、猎物的巢穴气息。
他拿起那个加密通讯器,准备向影梭下达新的、目标极其明确的交易请求。
角落里,易小天似乎感受到了房间内凝聚起来的、高度专注的狩猎气息。
他从视觉谜题书中抬起头,安静地看了严序的背影一眼,然后又低下头,手指继续在空气中勾勒着无人能懂的复杂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