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顶点小说>碎凤 > 池鱼(第2页)

池鱼(第2页)

“舒嫔妹妹果然博闻强识,于文章细微处别有会心,令人佩服。”

先予一赞,缓和气氛,更是为自己争取片刻思忖的时间。

“杜牧此赋,借秦之旧事,抒心中块垒,其意深远,确非我等后宫妇人可以妄加揣度全貌。”

我先是谦逊地将姿态放低,随即话锋不着痕迹地一转,“不过,妹妹既问及脂水、椒兰之喻,本宫倒是想起,赋中紧承此景之后,便有一句振聋发聩之语——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我刻意放缓了语速,目光平静地扫过叶云歌,也扫过脸色依旧难看的慕容舜华,最后恭敬地望向御座方向。

“可见,阿房宫之殇,六国宫人之叹,其根源不在女子颜色本身,而在其上者是否‘鉴之’。秦人奢靡无度,终致焦土;后世若能以此为镜,戒奢从俭,居安思危,方是正道。”

我微微停顿,感受到谢清裕投来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深思,语气愈发恳切沉稳:“至于我等后宫女子,蒙陛下与娘娘恩泽,得居此富贵安宁之地。与其忧惧脂水之命,不若谨记皇后娘娘平日教诲,恪守宫规,修身养性,尽心侍奉陛下与娘娘,使内廷和睦,便不负圣恩,亦不负己心。”

言毕,我再次微微垂首,姿态恭谨。

殿内一片寂静。

片刻后,凤座上的盛望舒缓缓开口,声音温柔而不乏威仪:“娴妃此言,句句在理。读史明智,不在怨天尤人,而在反躬自省,恪尽本分。陛下以为如何?”

谢清裕的目光在我脸上停留片刻,最终化为一声轻笑,抚掌道:“娴妃解得妙,赏!”

我暗暗舒了口气,后背竟已沁出一层薄薄的冷汗。

这一关,总算是凭借几分急智与分寸,有惊无险地度过了。

叶云歌脸上的笑容僵硬了片刻,终究还是维持着体面,干巴巴地道:“娘娘高见,是臣妾浅薄了。”

她悻悻坐下,自顾自饮了一杯酒,不再看我。

更深露重,宫宴终散,众人依礼告退。

我与兰殊默契地放慢了脚步,落在了人群稍后之处,直到前后左右只剩下提着宫灯的心腹宫人,和这铺满了宫道的皎洁月华,才长长地舒出一口浊气,一直挺得笔直的脊背,也微微松懈下来。

我抬手揉了揉有些发胀的额角,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疲惫与无奈,对身旁的兰殊低语:“兰殊姐姐,我这可真是无妄之灾啊。”

苏兰殊闻言,清冷的侧颜在月光下柔和了许多,唇角露出一丝了然的笑意,轻轻摇了摇头。

“谁说不是呢?”她的声音清泠悦耳,“贵妃与舒嫔斗法,一个借刀杀人,欲以异域之风压才女之傲;一个祸水东引,寻了你这个软柿子拿捏。倒是把你这个池边看戏的,给溅了满身的水。”

“可不是么。”我无奈地撇撇嘴,“慕容舜华想压叶云歌一头,便把金沉璧推出来当枪使;叶云歌不甘示弱,先暗讽了慕容舜华一遭,又挑了我这个好说话的来捏。”

我学着叶云歌那娇滴滴又暗藏机锋的语气,压低声音道,“‘娘娘您素来沉静通透,最懂其中关窍’……我懂什么?懂她们二位争风吃醋、你来我往的种种法子么?”

兰殊被我逗得轻笑出声,在寂静的宫道上显得格外清晰动听。

她随即又敛了笑意,轻轻握住我的手,低声道:“她那问题,分明是胡搅蛮缠,意在刁难。你能在顷刻间化解了困局,更在陛下和众人面前展露了格局,已是极好了。”

我反手握了握她温暖的手心,叹了口气:“不过是情急之下的勉强招架罢了。说来可笑,在这宫里,有时想安安静静地喝杯酒、赏回月,竟也成了奢望。她们二位倒是斗得酣畅淋漓,意气风发,只怕往后,像我今日这般被殃及的池鱼,只会多,不会少了。”

月光将我们两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交叠着投在清冷的宫道上。

兰殊沉默了片刻,望着前方宫阙在夜色中沉默的轮廓,轻声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如今这宫里的风,眼见着是越刮越大了,我们虽想偏安一隅,却也怕这风暴漩涡卷到眼前,由不得我们置身事外。”

她顿了顿,转头看向我,目光在清澈的月色下格外清亮通透,“不过,经此一事,陛下和皇后娘娘心中,对你的聪慧想必更为了然。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今日池鱼之殃,未必不是来日进阶之梯。”

“姐姐说的是。既然避不开,躲不过,那便只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小心应对了。”我点了点头,语气渐渐坚定。

“只盼下次她们城门失火时,能换个地方烧,别再总是殃及我这尾只想在自家小池塘里安稳度日的鱼了。”

兰殊闻言,再次莞尔。

我们相视一笑,笑容里有着同样的身不由己的无奈,也有着在这冰冷宫墙内,彼此支撑、相互理解的温暖。

我们不再多言,并肩走在月色笼罩下漫长的宫道上,身影渐渐融入深宫沉沉的夜色之中,仿佛刚才那场宴席上的刀光剑影,都只是月光下的一场幻梦。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