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顶点小说>华娱:屁股坐正了吗?你就当导演 > 第167章 我们生活在南京首映一路狂轰(第3页)

第167章 我们生活在南京首映一路狂轰(第3页)

>“屁股坐正了,才能当导演。”

几个孩子围着石碑跑来跑去,指着上面的名字念个不停。有个小男孩问妈妈:“他是电影明星吗?”

母亲蹲下身,认真地说:“他是比明星更了不起的人。因为他拍的不是戏,是历史。”

夏末时节,周舟再次踏上边境线。

这一次,他带着一支青年科考队,沿着当年第三次试运的路线徒步前行。队伍中有工程师、历史学者、退伍军人,还有两名“萤火班”毕业的学生,准备报考军校。

第七天傍晚,他们抵达一处废弃哨所遗址。据档案记载,这里曾是民兵小队临时休整点。荒草丛生之中,一面残破的五星红旗半埋在土里,旗面早已褪色,却依然能看出五颗星的轮廓。

一名队员小心翼翼将其挖出,展开。

“这旗……应该有五十多年了。”老向导抚摸着布料,声音哽咽,“那时候条件差,旗子都是自己缝的。针脚歪歪扭扭,但每个人都看得比命还重。”

当晚,他们在哨所原址搭起帐篷,升起篝火。

周舟拿出随身携带的纸灯笼,轻轻点燃蜡烛,放在红旗旁。

“今天我们走的每一步,都是踩在他们的脚印上。”他说,“但他们留下的不只是路,还有选择??在关键时刻,要不要挺身而出的选择。”

一位年轻队员举手问道:“周老师,我们现在的生活这么安稳,还需要那样的牺牲吗?”

周舟望着跳动的火焰,沉默片刻,答道:

“不需要牺牲,但需要清醒。和平不是天然存在的,它是无数人用沉默换来的结果。当我们享受网络、高铁、卫星导航的时候,别忘了,这些便利的背后,曾经有人在深山里守着一台会死机的机器,只为不让它黑屏。”

夜风拂过,灯笼摇曳,光影映照在每个人脸上。

第二天清晨,他们在哨所废墟前举行了一场简朴的升旗仪式。没有国歌伴奏,只有几个人齐声唱起《义勇军进行曲》。当那面历经沧桑的旧旗缓缓升起时,所有人都敬了礼。

无人机航拍画面传回北京,被央视新闻截取播出,标题为《跨越半个世纪的升旗》。

评论区瞬间沸腾。

“看哭了。原来我们的安稳,是有人提前扛下了所有的风雨。”

“以前觉得爱国是很抽象的事,现在才知道,它可以具体到一面破旗、一盏灯笼、一段十七秒的信号。”

“我也想成为那个‘继承者’。”

秋天来临之际,《萤火》纪录片被译制成二十种语言,在全球公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收录进“人类记忆遗产”候选名录。

而在美国洛杉矶的一场放映会上,一位华裔高中生看完后走上台,对周舟说:

“我爸妈总让我学金融、计算机,说那样才有前途。可今天我才明白,真正的前途,是去做那些别人不敢做、不愿做的事。”

周舟拍拍他的肩:“那你记住,无论将来在哪里,只要心里还有一盏灯亮着,你就没迷路。”

回国后不久,周舟接到通知:国家拟在那坡县建立“赤瞳纪念馆”,并邀请他担任策展总导演。

他没有推辞,而是提出一个请求:“我想用真实的泥土、石头、木头来建馆。不用钢筋水泥,就用当年工人们背进去的材料。”

审批很快通过。

施工期间,许多老兵家属主动送来遗物:一双磨穿底的解放鞋、一本写满公式的手抄本、一块刻着名字的搪瓷杯……

最令人动容的,是一位老太太送来的半块压缩饼干,装在玻璃盒里,标签上写着:“我丈夫临终前攥在手里,说什么也不肯松开。他说,这是他们路上唯一的粮食。”

展馆最终建成一座半地下式建筑,外形如同一枚嵌入大地的齿轮,象征科技与奉献的咬合。内部陈列分为五个章节:启程、穿越、坚守、沉默、归来。

最后一个展厅名为“未完成的对话”,墙上投影不断滚动播放公众写给那些无名英雄的信:

>“叔叔,我现在是一名雷达工程师,每天都在盯着屏幕。你说过的‘不能让它黑屏’,我一直记得。”

>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