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顶点小说>鹊桥红药 > 花好月圆今后皆是如此(第2页)

花好月圆今后皆是如此(第2页)

灵萍双臂箍紧,整个脸埋入林枫颈侧,低低回应:“嗯。”

那声音细微至极,几不可闻,像一滴泪,融进长夜,也融进了他心头,带着数年争权暗斗、漫漫孤夜中所未曾说出口的深情与渴望。

月光流转,投在两人相拥的影子上,重重叠叠,如碎玉凝辉,映成天上人间,世间仅此一处圆满。

节后五日,秋意已深,天色将明未明,宫钟三响,群臣肃立。

灵萍头戴玄鸾旒冠,纤腰玉带,玄衣拢袖,神色冷凝不见起伏。

“重修南陵,扩地广垣,加设廊庑香阶,四方列祠百位,增户三千,迁至陵前……”

诏书宣读之声,铿锵如击钟鼎,直震满殿心魂。

群臣骇然失色,太常执笏出列,拱手俯首,语声恳切:“陛下仁孝之名,天下皆知。孝慎后陵封已定,山水安宁,再动土木,恐冲山势旧气,非唯祖陵不安,亦于礼法有违。陛下若加封广祀,臣等自当尽力礼成,然不可……”

未及说完,灵萍神色微动,冷笑一声,凤眸倏地凌厉,声如厉风:“不可?孤至诚至孝之心,惟愿昭天意,报慈养之恩!”

她一语未歇,袖袍拂动,满朝皆静,惶惶而垂首。

灵萍双眉微蹙,寒光扫过众人,复朗声道:“若南陵之土未足以载孝心,便再召民夫三万,垒土如山,使人遥望可拜,碑刻石铭,广传百代。十年不竣,不罢其功。”

御座之上,灵萍一字一顿,话语凛冽,如霜雪刮面。

百官皆不敢再言。殿内鸦雀无声,只余风过旌幡轻响。

她怒气未散,终不耐久留,冷然一摆袖,衣袂猎猎起伏:“退朝。”

群臣顿首,灵萍步下金阶,神情肃然,径回宣室殿。

鼓声未尽,百官如潮退去。

宣室殿内雪松香气,氤氲袅袅,案上满布新呈奏疏,灵萍眉心紧蹙,手执御笔草草批阅,眸中烦躁之意溢于言表。

她批至一半,忽听门帘轻动,侧目一看,只见林枫徐徐而入,手中抱一沓奏疏,身形瘦削,眉宇清峻,神色沉稳,面色略显苍白。

他未多言,行礼后便坐至灵萍下首案边,一同执笔理政,动作如往常熟稔。

她扫了林枫一眼,却未作声,案上诸卷纷纷摊开,她批阅时落笔重重。

林枫看着灵萍神色,欲言又止,半晌,从袖中取出一道单独封起的奏疏,默然起身,双手奉至她案前。

灵萍略皱眉,目光低垂,看那奏疏字迹熟悉,正是林枫亲笔,不由一怔,手指微颤地解开,神色由惊变寒,眉目渐紧,终至一瞬眸色凛光逼人。

奏中语气恳切,谏曰南陵已封,陵气既定,动之不祥,况逢秋令,徭役伤民,实非良策,愿陛下思之。

“孤令重修南陵,秦王却来劝阻孤孝意?”灵萍冷声开口,声音如寒水压冰。

林枫不语,抬眸直视她,眼神中满是不含一丝退惧的劝谏之意。

灵萍眸光一凝,锐如刃锋,语气寒彻,沉声道:“秦王已倦,退下。”

林枫一震,微微张口,想再说些什么,可她冷峻的目光骤然投来,仿佛寒刃在喉,截断所有未出口之语。

他动了动唇,终究未言,低首行礼,转身步出宣室殿。

林枫步履不稳,行至殿前石阶,便停下脚步,回身一揖,缓缓屈膝,在丹陛之外跪下。

正是秋风初起,天色阴郁,乌云密布,他青衣单薄,寒意从地砖缝隙直透肌骨,面色苍白如纸,唇角紧抿,仍直背而跪,不曾动摇。

林枫掌心压着膝侧衣角,袖中之手略颤,不时轻掩唇畔,连咳几声,咳声极微,却透着一股掩不住的虚弱。

风由御阶两侧卷来,掀起衣袂,他指节微紧,腰背旧伤未痊,此时久跪石上,一股锥刺般的疼痛从后腰钻起,渐渐蔓延至脊背。

林枫皱眉强忍,额头冷汗密布,身子稍晃,小腹中传来一阵熟悉的疼痛,先是绵软细钝,继而如刀割撕扯,逐寸攀延。

他闭了闭眼,呼吸微乱,连唇角都渗出细汗。

天忽然暗了。乌云翻涌间一缕缕雨丝泻下,点点滴滴敲在林枫肩头。

秋中初雨,冷如刀锋,斜斜打在他发上、颈侧、衣背,片刻间便浸透了半身。

雨水沿着林枫苍白的脸颊滑落,混着汗水,透入衣领,愈发体凉如冰,寒气穿骨而入,胸口郁闷不畅。

林枫咬牙,唇色更白,膝下石阶冰冷刺骨,他却只是静静跪着,只觉此身如被秋雨封冻。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